队务公开
奉献煤田终不悔 创先争优当先锋
2017-08-23 00:00:00 | 浏览次数: 1253
——记安徽省煤田地质局优秀共产党员杨彦鹏
杨彦鹏同志,198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二队地质勘探一分队党支部书记、副分队长。他连续7年被评为队先进工作者,2012年获得全省煤田地质钻探技能大赛优秀奖,2013年被评为局先进工作者,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局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省直机关最美家庭。
立志煤田强技术
2007年7月他大学毕业后,受聘到二队212钻机工作。刚到钻机时,住宿条件差和恶劣的施工环境没有吓倒他,他知道,煤田勘探就要在崇山峻岭、荒郊野外施工。有个老钻工问他:“现在大学生都往城市里钻,你怎么到钻机上来?钻探工作很辛苦哦”,他说:“我选择了钻探专业,不管有多辛苦我都会坚持的”,机长点着头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分到小班后,他要从辅助工干起,平时谦虚地向师傅们学习钻探技术,下班后潜心钻研专业书籍,很快就成为钻机操作员,一年后又被调整到班长岗位。他带领的班组钻探效率最高,从没有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2010年2月,分队安排他担任212钻机机长,这时的杨彦鹏已经是钻探的行家里手了。
不负众望抓管理
担任212钻机机长期间,一直在颍上刘庄深部勘探项目施工,勘探区地质条件极差,地层比较复杂,破碎带厚,施工难度大。在504号钻孔施工时,孔内漏水严重,孔壁坍塌和掉块经常发生,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埋钻、卡钻事故。他每天在钻场坚持十几个小时,和现场人员一起研究施工方案。为了解决钻孔漏水问题,他反复调制泥浆,选择合适的堵漏材料,保证了504号钻孔按期完工。他定期将钻机职工集中起来,进行安全生产、钻探技术和思想政治等方面培训。每当农忙季节他都合理调配钻机人员,并亲自顶班,保证家在农村的钻工都能回家抢收抢种。钻探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柴油、泥浆等材料,他对材料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班组下班前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并由下一班班长核实签字,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攻坚克难啃硬骨
2013年10月,杨彦鹏担任刘庄项目经理。刚到项目部就遇到1910号钻孔发生事故。为了尽快处理孔内事故,他吃住都在钻机,详细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后,便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对策,采取先堵漏护壁,再打捞钻杆的处理办法。用黄土粉、水泥以及801堵漏剂等材料,解决了钻孔漏水问题,为了防止掉块,又采用高效润滑剂、羧甲基纤维素等做成钻井液,进行护壁处理,最后用反丝钻杆把掉入井下的钻杆打捞上来,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仅用了12天。2015年11月底,皖南页岩气项目启动,这是二队承揽的首个页岩气勘查项目,在全省煤田地质系统也属首次,二队领导经过再三研究,最后决定由一分队副分队长杨彦鹏担任项目经理,这是他担任副分队长后接到的第一块硬骨头。该项目共有两个钻孔,南地1井位于南陵县三里镇,港地1井位于宁国市港口镇,两孔相距100多公里,车程两个多小时。现场环境较差,施工道路需要铺设,年底雨雪天气较多,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他早出晚归,装架子、平场地、修便路、搭便桥。没有皖南施工经历,页岩气孔也没有干过,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一边摸索一边干,最后顺利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并且在港地1井还有“三气一油”重大发现。
以上率下作表率
长期以来他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2013年11月中旬,他送妻子临产住院,与此同时钻机出现孔内事故,可他实在脱不开身,心急如火,在妻子产后第三天就去了工地。每当想起这件事,他总感到愧对妻儿。他常和同事们说:“选择了钻探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已经连续三年没回甘肃看忘父母了,不是他不孝,而是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地干,实在抽不出时间。听212钻机职工说,有一次钻机搬家,正赶上三伏天,作为机长,他带领大家把晒得滚烫的钻杆一根根地抬到车上,把设备一件件运到下一个孔位,他争先恐后地干,汗水像小溪从脸上淌过,衣服全汗透了,有人劝他休息一会,他却说:“提前搬完,下一个孔就能提前开工”。一天下来,他累的精疲力尽,晚上回到宿舍感到头晕,浑身乏力,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又接着干,钻机搬家结束后,他也累病了,吃了好几天药。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杨彦鹏参加工作至今,整整十个年头,这十年他一直奋斗一线、冲锋在前沿,传承着“三光荣”“四特别”的地勘精神,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刻苦专研、无私奉献,时时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童庆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