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基层地质党员的奋斗手记
2025-03-22 17:16:30 | 浏览次数: 136
我是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一名普通的地质助理工程师,也是一名党龄3年的青年党员。2024年,我从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士毕业,怀揣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我以第一视角记录下扎根地质报告编制岗位的日日夜夜,汇报一名新时代地质青年的成长答卷。
砺志笃行守初心,躬身实践担使命。入职二队皖江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中心后,我便受命承担《旌德狮子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编制任务。面对项目资料中错综复杂的地质资料、节理裂隙统计及历史监测记录,课堂中熟稔的摩尔-库伦强度理论、极限平衡分析法在工程实践中突显无力感。首次参与现场踏勘时,我手持地质罗盘却误判磁偏角修正方向,面对陡坡难以精准测量结构面产状,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断层。部门的前辈地质工作者见状,以三十年野外经验现场示范:“测量走向需保持罗盘长边与岩层走向平行,测量倾角时瞄准线须垂直于倾向”其严谨的工作态度现场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地质工作的精确性始于毫米刻度间的敬畏。
在室内进行数据整理这一工作进程中,前辈们向我传授诸多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在制图技巧方面,他们从地质图的基本要素构成开始讲解,详细阐述了如何精准绘制地层界线、如何合理表示地质构造等关键要点,涵盖了从简单的地形地貌勾勒到复杂地质体空间关系呈现的各个层面。对于报告编制的规范,他们更是事无巨细地给予指导,从报告的整体架构搭建,依据项目性质确定章节顺序,到各部分内容的细致要求,如数据呈现的格式、文字表达的严谨性以及结论推导的逻辑性等,均一一详细说明。当我在工作中产生疑问时,无论是对制图软件功能的困惑,还是报告中某一地质术语的准确使用,他们都会凭借自身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耐心地为我解答,使我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收获颇丰。地质前辈们无私的帮助,让我在部门中感受到如同家庭般的温暖氛围,这种温暖是建立在对专业传承与新人培养的共同使命之上。
与此同时,我也在默默地梳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地质类比-定量计算-综合研判”技术路径。在地质类比环节,我深入研究相似边坡的各类资料,对比岩性、构造等因素。定量计算时,精心钻研适用的计算方法,确定参数。最后在综合研判中,全面考量各种影响因素,将前两者的成果有机结合,以达成准确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在报告时间紧、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连续多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保障项目进度,及时完成资源量数据处理。曾历时两周,累计完成狮子山边坡5条勘探线、统计节理裂隙210个,建立赤平投影图、倾向玫瑰花图与节理密度等值线图等基础图件。
勇担使命探隐患,创新笃行护矿安。2024年11月,恰逢《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KA/T 22-2024)正式实施伊始,我便承接了泾县银山岭铜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写的任务。该项目系安徽省首批按新规执行的矿山安全评估工程,时间紧、标准严,面对部门经理与技术负责“既要严守规范,又要结合矿区实际创新”的嘱托,我深知这既是组织对青年党员的信任,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实战检验。
新规范首次将“物理地球勘探”“化学地球勘探”“钻探”等列为强制性技术要求,为进一步规范矿山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防范化解矿山重大安全风险,切实提升矿山安全风险管控水平须对采空区、地下矿山地质构造、地下矿山水源与通道、露天边坡等多项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普查。为精准掌握标准,我系统梳理规范文本,逐条标注技术要点;同时横向对比《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T 12719-202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20)等相关规范,交叉学习,相互印证。
最后在我的不懈努力与地质前辈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泾县银山岭矿业有限公司银山岭铜矿地下矿山地质构造普查成果图、泾县银山岭矿业有限公司银山岭铜矿地下矿山水源与通道普查成果图、泾县银山岭矿业有限公司银山岭铜矿采空区普查成果图等12件图件,完成《泾县银山岭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泾县银山岭铜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与《泾县银山岭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泾县银山岭铜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实施方案》各1份,并于2025年1月成功通过由应急局主持组织的评审。
不忘初心起誓言,奋楫笃行谱新篇。从校园里的入党宣誓到勘探一线的攻坚克难,从青涩的“学术派”到扛起责任的“先锋岗”,我深深懂得:共产党员的称号是扎根大地的承诺,地质报告的每一页数据,都是献给党的赤子心声。新时代征程上,我会紧紧围绕局党委“12481”总体工作思路,以推动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指引,让青春在党旗飘扬处绽放绚丽之花!
图为胡春磊正在使用地质罗盘测量边坡结构面产状
胡春磊/文 吴美英/图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版权所有 法人证书 Copyright©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1474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202000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