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安全如生命 铸匠心映丹心 ——记二队工程质量安全科科长朱守军
2025-03-24 18:56:17 | 浏览次数: 111
三十载初心如磐,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担当守护安全。整齐的办公桌、洁净的安全帽、单位新钻机的模型,还有那每日清晨第一个到岗的身影——这些印记不仅镌刻在同事们的记忆中,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坚守。朱守军始终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自己的目标,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勘探事业的每一寸土壤。他是安全生产的“守护者”,是职工信赖的“主心骨”,是业务上的“多面手”,更是用半生光阴践行初心使命的先锋模范。
深挖细研 筑牢安全生命线
“安全是红线,更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线!”这是朱守军常挂在嘴边的话。2022年初,刚接任工程质量安全科负责人的他,深知安全是生命的底线,更是千家万户的牵挂。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研究事故类型和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引导部门职工钻研业务技能、苦练应对能力。那些日子,他白天扎进施工现场,与工人们并肩排查隐患;夜晚伏案疾书,逐条对照行业法规,将事故案例掰开揉碎分析。困极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眼睛干涩,滴几滴药水继续伏案。面对同事“别太拼”的劝慰,他坚定回应:“党员不带头,谁带头?”“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多学一点,隐患就少一分。”2023年7月,深钻公司一项目遭遇强对流天气。朱守军提前追踪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知项目部加强防范,组织现场加密巡查,当钻塔突遭雷击时,因防护措施到位,成功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三年来,他牵头制定了34项安全制度,组织了超百场专项培训,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这些成果背后,是一名中共党员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践行。
先锋示范 淬炼安全硬本领
“培训不是走过场,要让党旗在安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为了让安全生产技术和制度落实落地,朱守军创新党员教育模式,将党课搬到施工现场。
下现场时,他一定会带着自编的培训资料开展安全教育。在培训中,他针对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亲自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耐心讲解其中的原理和注意事项,让在场的工人深受启发。他充分发挥人熟、事熟、业务熟的优势,结合单位施工特点,围绕检查中最常出现的隐患问题,以现场情况为案例,用工地上的“土话”讲解规范,增强了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即时性和可理解性。通过各类宣传和教育的开展,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安全隐患数量明显减少,真正实现了“党员领跑、全员提升”。
心系群众 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线职工的难处,就是党员工作的重点。”从一线走出来的他始终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酷暑时送去解暑汤,寒冬里备好防寒衣;发现工人情绪低落,便拉家常、听倾诉。一位老工友感慨:“朱科长讲安全,句句暖心;办实事,件件贴心!”
深夜的电话铃声,总能让他瞬间清醒。某次野外施工,一名工人意外受伤,朱守军立即赶往医院,处理相关问题,陪伴在他身边。他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工人们,也让大家更加信任他、依赖他。工友们常说:“有党员在身边,干活安心,生活有依靠。”
面对隐患,他从不以罚代管,而是和技术员一起蹲点分析,从根源破解难题。解决完问题回来的路上朱守军教导安全科的小同志说,“对待生产一线职工,一定要考虑到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工作压力问题,要多关心他们的所需所求。处理问题前,要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处理方法。能够现场解决的,要在现场做好交流,立即整改;没法现场解决的,回来后要跟进整改情况。对于需要其他部门协调的事情,就由我来协调。一定要帮助一线找到原因症结和相关标准,做到改一起就是改一类,改一起就能改到底。”
忠诚奉献 甘做事业“螺丝钉”
“我是党员,组织需要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三十余载职业生涯,朱守军辗转多个岗位,每换一次岗位,他便像学生般从头学起,有人问他:“总接‘烫手山芋’,图什么?”他答:“越是困难,越能考验党员的成色!”
从项目管理、设备采购到市场开发,从技术攻关到质量安全管理,朱守军看到是新挑战为他带来的一次又一次进步机会。没有基础,他就自购学习资料从头学起;没有经验,他就下现场收集一线职工意见建议;没有制度,他就从管理办法开始一点一点建起,他的来时路上,一颗颗红彤彤的果实满载着成熟的喜悦。
如今,朱守军的鬓角已染霜白,但清晨办公楼里最早亮起的灯,安全帽下炽热的目光,依旧诉说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在煤田勘探的征途上,他用三十载春秋写下对党的忠诚答卷——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匠心与担当照亮了万千职工的安全归途。
图为朱守军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张玉竹/文 宗诚/图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版权所有 法人证书 Copyright©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1474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202000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