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3-5859954

新闻动态

构建三个“一体化” 打造深井钻探“地质先锋”——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深井钻探公司党支部

2025-04-09 16:25:30 | 浏览次数: 216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深井钻探公司党支部(以下简称“深钻党支部”)对标“四强”党支部建设要求,以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目标,构建三个“一体化”,打造深井钻探“地质先锋”,为我省能源资源安全提供保障。近年来,该党支部涌现出“全国工人先锋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直机关道德模范”“安徽省青年安全示范岗”“安徽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等先进典型。

一、“学悟用”一体化,筑牢思想根基

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从“立足岗位学、围绕工作悟、结合实际用”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构建一体化学习实践模式,持续推动党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双提升。一是立足岗位学,搭建多元学习平台。面对地勘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党支部创新学习形式,利用班前班后会等碎片化时间,将钻机旁、施工现场打造成一个个“微课堂”,让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党支部借助“学习强国”、“安徽机关党建”、“安徽先锋微讯”等线上学习平台,精心筛选并推送学习内容,鼓励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做到理论学习常态化、日常化。二是围绕工作悟,深化思想交流碰撞。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以钻探复杂地层下套管、定向等难题为切入点,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研讨和技术攻关,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谋思路、找方法,在思维的碰撞中,解决实际问题。2024年,深钻公司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18次、支委会16次、主题党日14次、累计解决生产难题50余个。三是结合实际用,推动理论落地见效。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工作规程,全力提升钻探质量与效率;依据项目调度实际情况,动态划分“党员责任区”,明确党员在区域内设备维护、技术指导、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职责。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支部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开发、招投标等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市场开发“先锋行动”,2024年党支部成功开辟区域治理市场,全年中标9次,中标金额高达8625.5万元,完成经营收入1亿元,实现经营收入大幅攀升。 

二、“测录定”一体化,提升钻探效能

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精神,勇担找矿历史使命,在提升钻探效能上深挖细钻。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打破协同壁垒。在深钻党支部换届之际,二队党委系统整合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资源,组建深钻公司党支部,科学调配深钻公司、油气公司及定向组等业务板块,支委会成员由三大业务板块负责人担任,打破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与协作壁垒,有效解决测井、录井、定向环节存在的数据传输延迟、定向业务外包成本过高等问题,推进作业流程的重新架构,实现技术的交互流通、协同作业。二是优化施工工艺,构建技术闭环。深井钻探工程中,测井、录井、定向是影响工程成败的核心技术环节。党支部集中智慧力量,构建“精准测井、精细录井、精确定向”的三位一体技术体系。测井阶段,凭借先进技术精确识别岩性,精准采集数据,为建立地质模型参数基准提供可靠依据;录井环节,细致分析岩屑、记录钻时、监测泥浆消耗,依据实时数据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定向施工时,全力攻克复杂地层轨迹控制与高精度靶点定位技术难题,使钻探效率与工程质量得以同步提升,形成完整高效的技术闭环。三是强化党建引领,扩大集成效能。党支部凭借“测录定”技术优势,在承接在工程中展现出效率高、成本低、品质优的示范效应,树立了二队“地质先锋”品牌形象,获得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扩大集成效能,党支部集中力量拓宽区域治理、油气勘探及大口径钻孔市场,先后成功中标“任楼煤矿超前探查工程”“杨柳煤矿地面定向钻超前探查掩护工程”“临涣煤矿瓦斯抽采工程”等,其中“临涣煤矿瓦斯抽采工程”是安徽省煤田地质局迄今为止最大的特大口径工程;“杨柳煤矿地面定向钻超前探查掩护工程”由深钻公司中标、油气公司与深钻公司共同施工、定向组负责定向,充分展现党支部技术合力。

三、“产研培”一体化,激发创新活力

该党支部由12名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年轻党员构成,他们以梦为马,朝气蓬勃,用青春的激情与智慧,探索出“产、研、培”一体化的创新发展路径。一是产业赋能,搭建科创实践“试验田”。党支部将在建施工项目转化为科技创新实践的前沿阵地。秉持问题导向,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实践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例如,在山西省煤层气钻井项目中,面对导向和钻进难题,党员们基于项目开展试验,通过试验优化钻探工艺与设备参数,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了单日定向钻进650米、单班导向钻进392米、单井2411米用时11.4天完钻的优异成绩,并成功申报《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山西煤层气钻井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二是结对共建,打造科研合作“共同体”。党支部以党组织结对共建为抓手,以在建项目为试验平台,与高校、设备厂家搭建起紧密的合作桥梁。结对共建活动中,以党组织建设为“轴心”,充分发挥二队精湛的施工技艺,实现“科创合作三推进”,即高校科研项目的推进、设备研发进程的推进、二队施工进度的推进,进一步实现双方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协同发展。2024年,党支部党员与安徽省内高校、学术带头人携手合作,共同开展“5000m深部资源勘查智能钻探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是人才培养,筑牢科技创新“压舱石”。党支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建设支部青年人才库,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业规划指导,开展人才“技术+管理”培养工作。发挥地质党员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作用,鼓励党员开展自主研发与科技攻关,提交高质量论文和技术报告,踊跃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与实用型专利,并在支部内部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科创热情。近年来,党支部成功推荐1名党员入选自然资源部地质找矿后备青年科技人才清单,1名党员荣获全省煤田地质系统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名职工荣获全省“地学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24年,支部党员申报专利12个、申请局重点科研项目2项,营造出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下一步,党支部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局党委“12481”总体工作思路,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用“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创新创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安徽省煤田地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图为李海蕾在党支部杨柳煤矿1056风抽巷地面定向钻超前探查掩护工程现场了解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图为党支部党员在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矿1093瓦斯孔项目劳作场景

图为党支部党员在袁店一井项目部开展学习教育

图为深钻公司党支部油气公司职工在一线劳作场景

苏雨/文                     赵东洋、朱晓君、曹媛媛、戴伯元/图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版权所有 法人证书 Copyright©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1474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202000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