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习生到排头兵 ——记第二勘探队龚鼎
2024-08-30 17:26:22 | 浏览次数: 1098
在广袤的荒野上,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身影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许多追梦者前行。他叫龚鼎,是一名钻探工程师。自幼对大地深处奥秘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的他,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深钻公司,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但他始终坚信,只有扎根一线,才能真正为国家的资源开发贡献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龚鼎的座右铭。刚参加工作时,他是一个只懂理论知识的实习生,分配在施工现场担任技术员。他深知实践的重要性,白天,他放弃休息时间,在钻机和工人一起干活,夜晚,他挑灯夜读,记下当天学到的钻探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查阅相关资料,直到弄懂为止。通过长年坚持,他熟悉了两淮、皖南地区矿产特征及分布规律,掌握了钻探施工中岩石可钻性、大口径钻井相关知识,技术水平达到了团队前列。这些进步被部门领导看在眼里,让他在班长,机长,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等岗位锻炼,并将大型施工项目交给他负责。他先后主持参与项目24个,编制报告10余个。
惟创新者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墨守成规,要靠科技创新。龚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一直专注于技术创新。他发表论文10篇,申请3项专利。在他负责的“界沟煤矿1027工作面地面瓦斯采动井工程”中,为了提高钻进效率,他重新对PDC钻头刀翼进行布局、优化了喷嘴及水眼组合、对切削齿形状及工作角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较好的改善井底流场,提高了钻头的破岩能力和钻进速度。钻进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控制钻压和转速,进尺明显变快。该钻孔创下同类型钻孔中单班进尺178米记录和22小时进尺318米记录。因此项创新,使得该项目提前竣工,项目部也收到了来自界沟煤矿的表扬信。
除了创新精神,龚鼎身上还有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近几年,深井公司业务量增大,出现了项目多人少的局面。龚鼎主动请缨,一人同时主持“青东煤业848工作面地面瓦斯抽采井工程”、“许疃煤矿3238工作面地面瓦斯抽采井工程”、“任楼煤矿72515工作面地面区域超前探查工程”三个项目。他忙中不乱,细致安排人员调度,并参与到每一个细节中,以身作则,激励团队共同克服挑战。
与此同时,他还负责公司所有项目的青赔工作。当时许疃项目9#孔位于国家湿地公园境内,青赔工作难以开展。为了能让设备早点进场,他要找多位领导沟通。因为不熟悉,对方根本不接见,因此吃了很多“闭门羹”。他抱着坚持不懈的态度,去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将事情顺利解决。甲方知道这事都称赞不已:“这边环境复杂,你能这么快沟通好并让设备顺利进场,确实有一套。”
在“界沟煤矿东翼地面3#~8#瓦斯采动井工程”中,他也是集多重任务于一身。采购、联系甲方、与当地政府协调这些事务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只有晚上加班编写技术资料。他不惧劳苦,经常加班到深夜。该项目在他的领导和职工的共同配合下,7#瓦斯孔提前了20天竣工,创造了二队施工同类型瓦斯孔的最快记录,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施工质量和进度也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龚鼎不仅用扎实的专业技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更用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同事的敬重。他连续4年被评为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获局级“劳动竞赛标兵”、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其一流的专业技术更是获得了省技能大赛第一名,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被授予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省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在未来的工作中,龚鼎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将会带领团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同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岗位上全心投入、互相支持,才能共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蔡抒/文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版权所有 法人证书 Copyright©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1474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202000714号